4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到5月15日,有關企業、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和社會公衆通過填寫意見反饋表的方式提出了923條意見建議。後續將確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徵求意見稿)》由鼓勵類、限制類、淘汰類三個類別組成。鼓勵類主要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有利於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技術、裝備、產品、行業。限制類主要是工藝技術落後,不符合行業准入條件和有關規定,禁止新建擴建和需要督促改造的生產能力、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淘汰類主要是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嚴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需要淘汰的落後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需要說明的是,對不屬於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且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爲允許類。允許類不列入目錄。

其中,醫藥板塊中鼓勵類包含8類。

1.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開發和生產,天然藥物開發和生產,滿足我國重大、多發性疾病防治需求的通用名藥物首次開發和生產,藥物新劑型、新輔料、兒童藥、短缺藥的開發和生產,藥物生產過程中的膜分離、超臨界萃取、新型結晶、手性合成、酶促合成、連續反應、系統控制等技術開發與應用,原料藥生產節能降耗減排技術、新型藥物製劑技術開發與應用。

2. 重大疾病防治疫苗、抗體藥物、基因治療藥物、細胞治療藥物、重組蛋白質藥物、核酸藥物,大規模細胞培養和純化技術、大規模藥用多肽和核酸合成、抗體偶聯、無血清無蛋白培養基培養、發酵、純化技術開發和應用,採用現代生物技術改造傳統生產工藝。

3. 新型藥用包裝材料與技術的開發和生產(中性硼硅藥用玻璃,化學穩定性好、可降解,具有避光、高阻隔性的功能性材料,氣霧劑、粉霧劑、自我給藥、預灌封、自動混藥等新型包裝給藥系統及給藥裝置)。

4. 瀕危稀缺藥用動植物人工繁育技術開發,先進農業技術在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養殖中的應用,中藥材的生態種植與生產,中藥材資源綜合利用技術,中藥質量控制新技術開發和應用,中藥現代劑型的工藝技術、生產過程控制技術,中藥飲片炮製技術傳承與創新,中藥經典名方的開發與生產,中藥創新藥物的研發與生產,中成藥二次開發和生產,民族藥物開發和生產。

5. 新型醫用診斷設備和試劑,數字化醫學影像設備,人工智能輔助醫療設備,高端放射治療設備,內窺鏡、手術機器人等高端外科設備,支架、假體等新型植入介入設備與材料及增材製造技術開發與應用,危重病用生命支持設備,移動與遠程診療設備,新型基因、蛋白和細胞診斷設備。

6. 實驗動物標準化養殖及動物實驗服務。

7. 基本藥物質量和生產技術水平提升及降低成本。

8. 高端製藥設備開發與生產。透皮吸收、粉霧劑等新型製劑工藝設備,大規模生物反應器及附屬系統,蛋白質高效分離和純化設備,中藥高效提取設備、中藥飲片連續柔性生產設備、連續化固體制劑生產設備。

 

信息来源:中國国家发展改革委  https://mp.weixin.qq.com/s/V0BY7q5S19c7VcWRnrUiTg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5日電)有別傳統細胞治療,長庚醫院結合國外研究找出新療法,先在體外替癌症患者的免疫細胞「練兵」,熟知癌細胞身上有哪些標記,再注入體內殺死癌細胞,預計6月向衛福部提出申請。

衛生福利部去年9月6日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開放6項細胞治療技術,包括癌症病人的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等,全台共有4家醫學中心及準醫學中心接受審核。

根據了解,第一波申請細胞治療的4家醫療院所當中,三軍總醫院、義大醫院、中國附醫的細胞治療申請案均以治療癌症為主,唯獨長庚醫院僅申請治療退化性關節炎。

長庚醫院副院長馮思中今天受訪時表示,為了嚴格控管細胞品質,長庚醫院斥資新台幣1.2億元,打造6間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GTP)實驗室,但也使得癌症的細胞治療案趕不上第一波申請時程。

馮思中指出,細胞治療的原理就是把免疫細胞抽出來,培養成免疫大軍後再輸回體內,不過,即便有了大量免疫細胞,要如何激發白血球的免疫反應,轉而向癌細胞展開攻擊,成了免疫細胞領域最重要的關鍵。

長庚醫院早在數年前便著手進行肝癌細胞治療的臨床研究,發現只要將癌腫瘤的血管栓塞,阻斷癌細胞的養分供應,癌細胞死亡時釋放的細胞抗原,竟可活化免疫細胞,轉而向癌細胞展開攻擊。長庚團隊以此為出發點,結合國外研究發展出新的細胞治療模式「腫瘤新生抗原激活免疫精準治療」。

馮思中解釋,國外團隊大多是將癌細胞突變的特殊抗原製作成疫苗並注入患者體內,告訴免疫細胞「壞人身上有哪些標記」,藉此讓免疫細胞殺死癌細胞,但不僅得確保抗原的純度,加上抗原是外來物,注入體內的風險也較大。

因此長庚醫院換個角度思考,找出癌細胞特殊抗原後,利用人工方式合成出這種抗原的蛋白質,用來餵養從患者體內取出的免疫細胞,就像在體外替免疫細胞大軍「練兵」,教它們認得癌細胞身上的特殊記號,再回輸到患者體內殺死癌細胞,由於是自己的細胞、風險較低,同時搭配化療、放療進行組合療法,提高治療效果。

馮思中指出,長庚預計6月向衛福部提出此計畫,若通過將是國內第一個實際應用這項治療方式的醫療院所,預計可用於肝癌、卵巢癌、攝護腺癌、肺癌、子宮頸癌等實體癌。目前國際間已有零星個案報導顯示,此療法可望延長患者存活率,但因合成抗原、餵養細胞程序較複雜耗時,初估每個療程要價300萬至400萬元。(編輯:張雅淨)1080515

文章出自: 中央通訊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905150227.aspx

彷彿老天選中我們,替其他病友爭取一個機會,我願終其一生持續推廣跟努力……

2018年9月,衛福部公佈「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管理辦法」修正條文(簡稱特管辦法),開放六項細胞治療技術,由政府把關可施行的醫療院所,提供患者多一種自費常規治療選擇。

其中,針對癌症的免疫細胞療法項目,被病友視為一線希望。台灣癌症免疫細胞協會理事長紀君霖與先生是背後重要推力。

紀君霖淚談與先生最後相處時光

一提和先生的最後一段時光,上一秒還在批判醫療亂象的紀君霖,突然泛紅眼眶,還來不及拿起一旁衛生紙,兩行淚就撲簌簌流了下來。

六年前,先生王宥鈞(筆名卡斯柏)罹患鼻咽癌四期,在台灣經歷33次放療、7次化療,腫瘤仍沒有消失,直到找到日本千葉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及久留米大學,願意接受他們加入細胞免疫療法的試驗計畫。

「我先生的反應特別好,」一般鼻咽癌接受放療多能有效控制,然而王宥鈞的腫瘤特別頑固;而細胞療法在目前臨床對實體癌效果有限,卻讓他的腫瘤縮小三成,吃得下,能陪孩子上學,日本醫師也十分驚訝。

在延續的三年生命中,他們共創許多美好回憶:第一次全家在日本旅遊觀光;第一次看著原本還牙牙學語的孩子,穿上制服走進小學門口……上天賜予的這份禮物,紀君霖一家充滿感恩。

與先生一起在日本旅遊,成為最後難忘的回憶。紀君霖說,只要能幫助到一個人、一個家庭,都很值得。圖片來源:紀君霖)

「這對我、對我老公、孩子,都是一件很棒的事,」紀君霖哽咽地說。「我一直覺得是老天選中我們,」王宥鈞擅長資料收集與歸納,媒體出身的紀君霖懂得與政府、病友溝通,兩人運用彼此專業,將漫漫求醫之路的寶貴經驗,傳遞給更多人。

雖然先生最後還是離開,紀君霖腳步一刻也沒停。從連署細胞療法的修正法案,到與友人成立「台灣癌症免疫細胞協會」,監督癌症免疫細胞治療合法化,期待透過政府把關,揮別坊間亂象。

因為害怕錯誤就醫  只會死更快

「我們一直蠻理性的看待生老病死,」紀君霖說。當離死亡這麼近,說不慌、不怕是騙人的,「但因為這樣做出錯誤決定,只會死更快。」

從放、化療開始,她仔細記錄先生身體反應,「我會做功課,知道哪些是正常副作用,會安撫他別緊張;但若有異常,就跟醫師討論治療方式,」因為認真消化大量資訊,知道接受正規醫療的重要性,讓他們與台、日醫師溝通上十分圓滿。

她不諱言,判斷能力還是要靠自己。即便不斷宣導,要在醫院接受正規醫療,細胞療法也不是仙丹妙藥,只是另一選擇。但因為生技公司、診所說的天花亂墜,無助之下病急亂投醫也多不勝數。

「一旦出問題,沒有病歷報告,連合約書都沒有,你能告誰?而且要證明真的是因為打這一針有事,太難了」,看在她眼裡是更多不捨。

(紀君霖呼籲,細胞療法只是多一種治療選擇,並非萬靈丹,還是要與醫師充分討論,接受正規治療。圖片來源:紀君霖)

評估治療時,她建議考量經濟能力與身體狀況。多方諮詢,別單聽一個醫生、病友,或是協會意見,就堅信某種療法一定有效。此外,千萬別負債,若是因為任何治療拖垮家庭,甚至失去治療意志,很不值得。

如今,衛福部通過特管辦法是好的開始,如何確保安全性及訂定合理價格,將是下一步。

醫事司也回應,審查過程中會邀請消費者團體、病友團體加入,一起來討論合理收費標準。目前尚在審理階段,合格的醫療院所名單將於近期公佈衛福部網站,供民眾查詢。

紀君霖笑說,每次參與政府會議,對不合理的規定總是砲火連開,與會的人私下都傳被「利劍穿心」。臉上閃過一絲頑皮笑容,「但如果需要我扮黑臉,沒問題!」

就是這樣直又強的個性,堅守著初衷,即便要忙工作、帶孩子,她仍把協會放第一,將病友聲音帶入專家團體。俠女性格的她,為讓更多病友跟她一樣幸運,「我會持續抗爭下去。」

原文網址: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8801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了《本市貫徹〈關於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自貿區內的投資環境、金融開發、人力資源保障機制等給出了“紅利”。

其中,涉及醫療領域的,《通知》提出在浦東新區對社會辦醫療機構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全面實施備案製管理,適時出台推廣方案,推動在全市實施。(責任部門、單位:市衛生健康委、浦東新區)

去年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前期已對116項審批事項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並向全國各自貿試驗區推廣的基礎上,由上海市進一步在浦東新區對商事制度、醫療、投資、建設工程、交通運輸、商務、農業、質量技術監督、文化、旅遊等10個領域47項審批事項進行改革試點,推進“照後減證”,其中一條就包括取消社會辦醫療機構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證核發等審批。

我國目前對大型醫用設備實施嚴格的配置審批管理,醫療機構獲得《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證》後,方可購置大型醫用設備。其中,甲類大型設備由國家衛計委審批,乙類大型設備由省級衛計部門審批,此次《通知》明確提出備案製管理,則意味著浦東新區民營醫療機構乙類大型醫用設備審批制的取消。

另外,《通知》還提出,加快進口藥品和生物製品口岸建設,優化生物材料入境的檢疫查驗流程和進口藥品審評審批流程,進一步提高通關時效。(責任部門:市藥品監管局、上海海關);深化浦東新區“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建立治未病服務平台、研究與轉化平台等,探索在公立醫療機構試點非衛生技術人員用工政策,允許非衛生技術人員在取得業務資質後開展和從事相關養生保健服務;完善醫療機構科目中治未病相關科目設置,進一步提升治未病臨床服務能力,探索治未病相關收費納入醫保報銷範疇;探索將治未病學科增設為新的技術專業或納入中醫內科組別,並納入技術職稱晉升評審序列。(責任部門、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醫保局、浦東新區)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通知》對於乾細胞相關進行了重點提及。

《通知》明確,浦東新區醫療機構可根據自身的技術能力,按照有關規定開展幹細胞臨床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項目。(責任部門、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藥品監管局、市市場監管局、上海海關、市科委、浦東新區)

支持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幹細胞生產中心、幹細胞質檢服務平台和國家幹細胞資源庫、國家幹細胞臨床研究功能平台,完善乾細胞研究者和受試者保護機制。(責任部門、單位:市藥品監管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科委、浦東新區)

拓展張江跨境科創監管服務中心功能,建立幹細胞產品快速審查通道,對國外上市的干細胞產品經快速審查批准後可先行開展臨床研究。(責任部門、單位:市藥品監管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上海海關、市科委、浦東新區)

目前,幹細胞研究及產業化在全球形成了新一輪的熱潮,截至目前,根據火石創造的數據,全球已經有15款幹細胞產品獲批上市,分佈於美國、歐盟、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地。其中,美國、歐盟、韓國批准數量最多,分別有4種產品獲批上市,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日本各有1種產品獲批上市。根據clinicaltrials.gov數據顯示,全球登記的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已接近7000餘項,其中有接近3000項已經完成臨床試驗研究,未來幾年內全球範圍將有更多幹細胞藥物獲批上市。

在我國,幹細胞產業的發展也逐漸迎來了發展期。

2017年6月,六部委聯合發布的《“十三五”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明確要求,加強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等關鍵技術研究,加快乾細胞產業的發展。

2018年8月,國家統計局正式公佈了《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統計分類(2018)》,分類中明確將乾細胞臨床應用服務列為現代醫療服務,分類代碼080106、國民經濟行業代碼8499。這是國家相關部門首次將乾細胞行業列入產業統計分類,也代表著我國政府對乾細胞產業發展的認可和支持,由此,各省市紛紛爭先在幹細胞產業領域謀劃佈局。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院長劉中民曾表示,目前,上海幹細胞研究仍處於企業和機構自行探索之態勢,雖然有打造幹細胞領域全球製高點的決心和規劃,但還缺乏推進乾細胞產業化的具體引導政策、實施細則以及乾細胞如何從基礎研究到臨床試驗的管理辦法。

由此,劉中民建議,完善乾細胞轉化與產業化政策,加速臨床轉化。一是由相關政府部門聯合在上海自貿區建立幹細胞產品快速審查通道,通過審查後可邊向國家備案邊在上海自貿區內先行先試;二是在國外上市的干細胞產品,經具有國家幹細胞臨床研究機構資質的醫療機構申請,可快速審查後在上海自貿區內開展可控的先行先試;三是完善乾細胞研究者和受試者保護機制,由上海政府牽頭推出“臨床研究安全險”新險種,從而促進更多研究者和受試者投入乾細胞臨床研究。

如今,《通知》提出的上述幹細胞條文則是對其建議的一一實現,並將於本月31日正式施行。

附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本市貫徹〈關於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

為貫徹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國發〔2018〕38號)的精神,推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上海自貿試驗區”)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推進上海自貿試驗區與全市改革聯動,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優化投資環境

(一)在上海市取消外商投資建設工程設計企業外籍技術人員的比例要求。(責任部門: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商務委)

(二)在上海市取消外商投資人才中介機構須具有三年以上相應領域從業經歷等限制。(責任部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商務委)

(三)將上海自貿試驗區保稅區片區綜合用地改革試點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推廣,在符合規劃要求的前提下,允許區內土地按功能需求適當提高容積率,允許同一地塊或同一建築按規定兼容多種功能。(責任部門、單位:市規劃資源局、浦東新區)

(四)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試行以級差地租為主、土地性質為輔的土地定價模式,產業用地實行彈性年期供應,根據產業政策和項目類別可採取先租後讓、差異化年期出讓等供地措施,探索建立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新模式。(責任部門、單位:市規劃資源局、浦東新區)

(五)對建築工程施工許可、建築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等工程以告知承諾方式實施審批,並將權限下放至上海自貿試驗區,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責任部門: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

(六)將市級及以下機關實施的建築企業資質申請、升級、增項許可改為實行告知承諾制,加強事中事後監管。(責任部門: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

(七)將外商投資設立建築業(包括監理、檢測、造價諮詢等所有工程建設相關主體)資質許可的市級及以下相應審批權限下放至上海自貿試驗區,推動更多項目落地。(責任部門、單位:浦東新區、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

(八)上海市的外商獨資建築業企業承攬本市的中外聯合建設項目時,不受建設項目的中外方投資比例限制。(責任部門: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

(九)對浦東新區的港澳台資建築業企業,不再執行《外商投資建築業企業管理規定》中關於工程承包範圍的限制性規定,承攬範圍與內資企業一致。(責任部門、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浦東新區)

(十)對上海市的外商投資工程設計(工程勘察除外)企業,取消外方投資者所在國或者地區從事工程設計的工程設計業績證明、企業境外註冊登記證明等要求。(責任部門、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浦東新區)

(十一)在浦東新區對社會辦醫療機構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全面實施備案製管理,適時出台推廣方案,推動在全市實施。(責任部門、單位:市衛生健康委、浦東新區)

(十二)浦東新區醫療機構可根據自身的技術能力,按照有關規定開展幹細胞臨床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項目。(責任部門、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藥品監管局、市市場監管局、上海海關、市科委、浦東新區)

(十三)支持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幹細胞生產中心、幹細胞質檢服務平台和國家幹細胞資源庫、國家幹細胞臨床研究功能平台,完善乾細胞研究者和受試者保護機制。(責任部門、單位:市藥品監管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科委、浦東新區)

(十四)拓展張江跨境科創監管服務中心功能,建立幹細胞產品快速審查通道,對國外上市的干細胞產品經快速審查批准後可先行開展臨床研究。(責任部門、單位:市藥品監管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上海海關、市科委、浦東新區)

(十五)深化上海市“互聯網+稅務”改革,擴大銀稅互動共享信息範圍,推動向移動端發展,建立信用共享激勵機制。(責任部門:市稅務局、上海銀保監局)

(十六)開放稅務網上辦稅系統接口,支持與企業財務軟件系統對接,實現企業辦稅全程電子化。(責任部門:市稅務局)

(十七)將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註冊權限下放至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責任部門、單位:市市場監管局、浦東新區)

(十八)推動中國(浦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拓展功能,支持設置專利、商標等綜合受理窗口以及專利、商標等質押登記綜合受理點,依托“一網通辦”等加快提升電子化辦理效率。(責任部門、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浦東新區)

(十九)在浦東新區進一步放寬對專利代理機構股東的條件限制,新設立有限責任制專利代理機構的,允許不超過五分之一不具有專利代理人資格、年滿18周歲、能夠在專利代理機構專職工作的中國公民擔任股東,適時拓展至上海市。(責任部門: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

二、提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二十)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上海自貿試驗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企業開展保稅維修業務,優化申報審批、保證金退還等流程,探索企業信用擔保制度。(責任部門、單位:上海海關、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交通委、市財政局)

(二十一)加快建設保稅船供物資公共服務平台,簡化上海自貿試驗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船舶維修備件及航空器材等相關單證的操作流程,支持航空、船舶部附件保稅維修適用“分送集報”監管模式,提高過境的便捷度。(責任部門:上海海關、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交通委、市財政局)

(二十二)允許註冊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保稅維修企業試行保稅維修和保稅物流等多賬冊互通管理,鼓勵企業多模式運作。(責任部門:上海海關、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交通委、市財政局)

(二十三)在上海市研究和探索賦予國際鐵路運單物權憑證功能,將鐵路運單作為信用證議付票據,提高國際鐵路貨運聯運水平。(責任部門、單位:市商務委、上海銀保監局、上海鐵路局)

(二十四)在風險可控、依法合規前提下,完善上海自貿試驗區內平行進口汽車審價機制,推動試點企業適用預裁定、匯總徵稅等通關便利化措施,出台產業支持政策,引導平行進口汽車業務全鏈條運作。(責任部門、單位: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化委、上海海關、浦東新區)

(二十五)進一步深化上海自貿試驗區平行進口汽車3C認證改革,推動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設立標準符合性整改場所;支持浦東國際機場空港口岸成為汽車平行進口指定口岸,推動在洋山保稅港區內開展進口汽車保稅存儲、展示等業務。(責任部門:市商務委、市市場監管局、市交通委、市經濟信息化委、上海海關)

(二十六)在浦東新區實施自由進出口技術無紙化備案登記管理試點。(責任部門、單位:市商務委、浦東新區)

(二十七)推進上海自貿試驗區國際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平台建設,支持開展提單交易、信用證結算、預售交易等試點,與上海期貨交易所探索倉單互認等聯動模式。(責任部門、單位:市商務委、市金融工作局、上海海關、浦東新區)

(二十八)支持上海自貿試驗區依法合規開展大宗商品現貨保稅、非保稅與離岸交易業務。(責任部門、單位:市商務委、市金融工作局、上海海關)

(二十九)在現行監管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文物通過上海自貿試驗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境的監管模式創新,指定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的貨物進出境審核機構承擔文物進出境審核工作,使用文物出境標識和文物臨時進境標識,推動口岸與保稅區域一體化運作。(責任部門:市文物局、上海海關)

(三十)進一步提高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入境的藝術品審批速度,將確定清單到允許入境的時間從20個工作日縮減到10個工作日。(責任部門:市文物局、上海海關)

(三十一)深化海關稅款保證保險試點,推動更多企業和保險公司參與試點,切實降低貿易進出口資金成本。(責任部門:上海海關、上海銀保監局、市金融工作局)

(三十二)加快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與國家標準版數據共享,優化獲取空運艙單數據流程。(責任部門、單位:市商務委、上海海關、民航華東管理局、浦東新區)

(三十三)加快與銀行、保險、港口、電商等相關行業機構合作對接,推動把更多上海自貿試驗區特色業務納入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自貿專區。(責任部門、單位:市商務委、上海海關、民航華東管理局、浦東新區)

(三十四)推進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與亞太電子示範口岸網絡(APMEN)成員經濟體之間的港口(口岸)對接,實現與“一帶一路”沿線主要港口(口岸)互聯。(責任部門:市商務委、上海海關)

(三十五)在符合國家口岸管理規定的前提下,優先審理上海自貿試驗區內口岸開放項目,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責任部門:上海海關)

(三十六)進一步優化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管理流程,建立常態化監管服務模式,做大化妝品國際貿易平台。(責任部門、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藥品監管局)

(三十七)支持上海自貿試驗區高標準建設進境水果、食用水生動物等監管作業場所,優化監管模式,提升進境便利度。(責任部門、單位:上海海關、市商務委、浦東新區)

(三十八)推動浦東國際機場與“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擴大以貨運為主的第五航權安排,提高機場航班保障能力,吸引相關國家和地區航空公司開闢經停上海的航線。(責任部門:市交通委、民航華東管理局)

(三十九)推動將國際快遞業務(代理)經營許可審批事項下放至市郵政管理局,支持國內外快遞企業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內的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辦理符合條件的國際快件屬地報關、報檢業務,推進上海郵政快遞國際樞紐中心建設。(責任部門:市郵政管理局、市交通委、上海海關)

(四十)加快進口藥品和生物製品口岸建設,優化生物材料入境的檢疫查驗流程和進口藥品審評審批流程,進一步提高通關時效。(責任部門:市藥品監管局、上海海關)

三、推進金融開放創新

(四十一)推進上海市再保險、健康保險、信用保險、科技保險等保險業務和產品創新,持續改進跨境保險服務方式,支持上海保險交易所探索建立健全保險需求信息共享平台,重點服務長三角區域內財產保險共保等業務。(責任部門:上海銀保監局、市金融工作局)

(四十二)推動上海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按相關規定為境外機構辦理人民幣衍生產品等業務。(責任部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銀保監局、外匯局上海市分局、市金融工作局)

(四十三)在履行“展業三原則”基礎上,支持上海市的金融機構為企業直接辦理經常項下本外幣結算業務以及即遠期匯兌、利率、商品等相關衍生品交易。(責任部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銀保監局、外匯局上海市分局、市金融工作局)

(四十四)進一步完善自由貿易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支持開展人民幣跨境業務。(責任部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

(四十五)鼓勵、支持上海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基於真實需求和審慎原則向境外機構和境外項目發放人民幣貸款,滿足“走出去”企業的海外投資、項目建設、工程承包、大型設備出口等融資需求。(責任部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銀保監局、市商務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國資委、市金融工作局)

(四十六)推動銀行將上海自貿試驗區內的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技術交易所等交易所出具的紙質交易憑證(須經交易雙方確認)替代雙方貿易合同,作為貿易真實性審核依據。(責任部門:上海銀保監局、外匯局上海市分局、市金融工作局、市科委)

(四十七)優化“滬港通”交易機制,推進“滬倫通”。(責任部門:上海證監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外匯局上海市分局)

(四十八)研究擴大對外投資標的範圍和額度,支持上海自貿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個人按照規定開展境外證券投資。(責任部門:上海證監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外匯局上海市分局)

(四十九)推進上海市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加快建設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台國際運營(上海)試點平台,推動知識產權跨境交易,開展知識產權交易服務、海外佈局及維權等業務。(責任部門:上海證監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市金融工作局、上海銀保監局)

(五十)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銀行開展人民幣與新台幣直接清算,鼓勵境外機構境內外匯賬戶辦理定期存款業務。(責任部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外匯局上海市分局)

(五十一)加快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發展,繼續推動大宗商品跨境貿易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推出更多的交易品種,支持更多的境外投資者、中介機構等參與。(責任部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市金融工作局等)

(五十二)允許上海市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相關規定向境外金融同業跨境拆出短期人民幣資金,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責任部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

(五十三)支持上海的服務平台類機構按規定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申請登記,開展私募投資基金服務業務。(責任部門:上海銀保監局、上海證監局)

四、創新人力資源保障機制

(五十四)試點彈性工作制,支持浦東新區製造企業生產高峰時節與勞動者簽訂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短期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允許勞務派遣員工從事企業研發中心研發崗位臨時性工作。(責任部門、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浦東新區)

(五十五)除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事職業中介活動外,對在上海市設立的中外合資和外商獨資人才中介機構,實行備案管理。(責任部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五十六)支持浦東新區製定鼓勵企業吸引更多外國留學生前來勤工助學的激勵措施和細則。(責任部門、單位:市教委、市出入境管理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浦東新區)

(五十七)深化浦東新區“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建立治未病服務平台、研究與轉化平台等,探索在公立醫療機構試點非衛生技術人員用工政策,允許非衛生技術人員在取得業務資質後開展和從事相關養生保健服務;完善醫療機構科目中治未病相關科目設置,進一步提升治未病臨床服務能力,探索治未病相關收費納入醫保報銷範疇;探索將治未病學科增設為新的技術專業或納入中醫內科組別,並納入技術職稱晉升評審序列。(責任部門、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醫保局、浦東新區)

(五十八)支持浦東新區引入國際規劃專業人才,按規定範圍為企業提供專業服務。(責任部門、單位:浦東新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

(五十九)支持浦東新區製定新業態等領域非標準就業形式下勞動用工管理和服務規則,以“四新經濟”為重點開展相關試點。(責任部門、單位:浦東新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五、抓好組織實施

(六十)加強改革聯動。各項實施舉措要與深化落實上海自貿試驗區全面深化改革方案的任務結合起來統籌推進,具備條件的爭取在更大範圍複製推廣。需調整有關法規、規章和文件的,要按照法定程序辦理。

(六十一)抓好工作落實。各單位要積極爭取國家主管部門支持,抓緊明確具體實施辦法,各項改革創新措施原則上應在2019年上半年落地實施。

(六十二)確保取得實效。上海自貿試驗區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實施情況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檢查,組織學習借鑒其他自貿試驗區的先進經驗,提高各項舉措落地成效。

本實施方案自2019年3月31日起施行。

《特管辦法》修正通過後,第一批獲准執行細胞療法的醫療院所名單即將出爐,除了造福50萬名癌症病友外,還有300萬名退化性關節炎、嚴重燒燙傷患者都將受益。

截至2019年,癌症已蟬聯三十七年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台灣每年新增罹癌人數超過十萬人。所幸,去年九月衛福部大幅修正《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開放了包括癌症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的六項療法,為他們開啟了一扇新的生命之窗。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指出,《特管辦法》率先開放的六項細胞治療技術,可讓血癌或癌症一到三期經標準治療無效之病患、嚴重燒燙傷、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在醫師和主管機關的把關下,提前使用臨床二期的新興醫療技術;不僅為五十萬癌友多開一扇治癒的門,也讓三百萬名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有了置換人工膝關節的其他選擇。

據了解,目前醫事司已收到三十件來自全台醫療院所申請,以癌症治療最多,其次分別為應用於醫美的皮膚再生與膝關節修復,將在三月底公布第一批適用《特管辦法》執行細胞療法的醫療院所名單,讓病友們都相當振奮。

在《特管辦法》修正之前,免疫細胞治療只有極少數參與臨床人體實驗的病人,部分癌症病友誤信大打免疫細胞療法旗號的偏方、診所和生技公司的技術,或聽信醫療仲介推銷,花大錢去烏克蘭、日本打幹細胞,反而延誤病情,卻又求助無門。

台灣第一批參與幹細胞研究的台大醫學院教授、台灣細胞醫療協會祕書長林泰元表示,台灣幹細胞研究已近二十年,法規卻延續美國對胚胎幹細胞倫理疑慮,遲遲未開放臨床應用;有鑑於日本、中國、韓國近年來在細胞療法與基因研究的突飛猛進,加上2015年八仙樂園塵爆事件時,國人見識到日本的再生醫學實力—其培養出的大面積人造細胞層片,可大幅減少嚴重燒燙傷患者皮膚移植的痛苦與恢復期,都讓台灣醫界驚覺到細胞治療臨床應用的迫切性。

如今衛福部首批先行開放自體NK(自然殺手細胞)、CIK(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等較低風險的細胞療法,主要考量在副作用小、安全性無虞。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副院長李冠德表示,若是能提早使用在一到三期病患上,輔以適當的化療等常規治療,很有機會縮短復原期,甚至降低復發機率。

修法後,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特聘講座教授暨所長游正博表示,若醫院和病人評估後有執行中高風險細胞療法的技術與需求,也可走《特管辦法》第十三條另外向主管機關申請,為病友帶來新機會。

 

 

原文章網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710/3714941?from=singlemessage#prettyPhoto

想遠離癌症威脅,最好方法是讓身體具有防癌能力,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梁賡義,也是享譽國際的生物統計學者和公衛專家,他指出公共衛生強調的是「預防」,國內外已有很多研究證實,「預防癌症從基因、飲食和行為三面向」,相較於基因難以改變,民眾可以改變飲食和行為,多吃蔬果、少吃紅肉、固定運動、戒菸酒和檳榔等,減少癌症發生的機會。

梁賡義每天工作繁忙,運動機會少,只要有空他便會把握時間去戶外走路,例如下班時慢走國衛院園區,時間約一小時,中間會稍微快走,加速心臟跳動,但他說「伴隨年紀增長膝蓋容易磨損,不適合長時間快走,有時回家後,我會與太太去學校走操場,一走約二十多圈。」

至於飲食上梁賡義自認需要改進,「我太愛吃甜食,要忌口。」可是吃甜食心情好,保持心情愉快也是抗癌良方啊!(張益華)

 

文章來源: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16/3658395

版權所有歸於原網址,僅供參考

馬偕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張義芳曾經治癒一名乳癌病患,但是這位病患每次回診卻是愁眉苦臉,每天都擔心癌症復發。張義芳有感,若是不快樂,再長癌後餘命都是枉然,他說,讓自己心情愉快,對於所有病人,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他每日的祈禱文是尼布爾的寧靜祈禱文,我們必須要有平靜的心,去面對我們能力所不及的事情。必須要有勇氣去做、去面對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希望上帝賜給我們智慧,讓我們去分辨這兩種有什麼不一樣。

要把握當下,要把握每一分每一刻,維持非常愉快的心情,去珍惜它,因為所有我們的遭遇,我們的苦難都是通往平安的道路。

 

文章來源: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16/3664731

版權所有歸於原網址,僅供參考

新光精準醫學中心暨血液腫瘤科主任賴泓誌。 圖/賴泓誌醫師提供

癌症治療進入精準醫療時代,新光醫院精準醫學中心暨血液腫瘤科主任賴泓誌指出,有很多因科技帶來的新療法出現,與其讓民眾找不到正確的管道,醫院應該扮演品質管控的角色,為正在抗癌的民眾篩選適合個人醫療的治療方式。

經半年籌備,新光醫院去年成立精準醫學中心,試營運至今剛滿周年。身為中心主任,賴泓誌說,新光為醫學中心,服務與研究並行,但相較其他大型醫學中心具有大量的臨床數據,新光的精準醫學中心走的是「服務模式」,引進各項最新醫療器材、檢測方法、治療方式的平台。

新光醫院重視管理,針對患者需求,對各項治療作品質管控;其次則強調「在地化」,結合廠商共同開發AI,不僅成為團隊模式,也能更符合醫院的需求。賴泓誌說,每家廠商有著不同模組檢測方式,皆可提供患者在相關檢查時作為選項,是競合、也是共存關係。

同時,新光治療癌症也兼顧人性關懷。賴泓誌三年前曾收治一位頭頸癌患者,確診時已移轉,時間有限,但患者顧及女兒將嫁,希望能延長存活期,在他建議下嘗試新式治療,沒想到狀況轉好,不但參加女兒婚禮,也開心抱孫至今。

現在最夯的基因檢測,是否人人適用?賴泓誌說,應視患者需求選擇。他也強調,相關檢查已從治療端走向健康端,意指不只針對患者,並擴大至健康民眾身上,或家族有癌症高風險患者等,依其需求量身打造。

此外,新光設有基因諮詢師,可為患者提供完整諮詢,力求不讓患者成為檢測孤兒。

●聯合報與國衛院、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將於3月16月、17日共同主辦「2019防癌高峰論壇」,由國內頂尖專家聯手解答抗癌疑惑,傳授現代人必備防癌新知。歡迎關心癌症新知的民眾與癌友免費參加。

報名專線:02-8692-5588轉2698,網址:https://s.yam.com/eypBi

 

文章來源: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16/3664597

版權所有歸於原網址,僅供參考

Copy Protected by Chetan's WP-Copyprot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