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9 00:11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台北報導
衛福部開放細胞治療後,成為開刀、化療、放療、及標靶治療皆無效後的第五項癌症治療新...
衛福部開放細胞治療後,成為開刀、化療、放療、及標靶治療皆無效後的第五項癌症治療新選擇。圖為國家衛生研究院設的細胞治療實驗室。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是台灣細胞治療元年,身為全台第三家、東部第一家審核通過細胞治療計畫的花蓮慈濟醫院,陸續收治二名大腸直腸癌末期患者,皆為癌細胞擴散至其他器官、且放化療幾乎失效,經評估後,利用細胞治療再搭配標靶藥物,祈求一線生機。

衛福部去年開放細胞治療後,引發廣大癌友關注,成為開刀、化療、放療、及標靶治療皆無效後的第五項癌症治療新選擇。

細胞治療是什麼?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表示,可分兩大類,一類是將免疫細胞改造基因,另一類則無。

前者例如CAR-T療法,適用於少數的血癌治療。但李啟誠說,CAR-T牽涉基因改造,雖療效優異,但不少臨床試驗患者發生顯著副作用,嚴重者甚至送加護病房插管,因屬高風險治療方式,且還需更多臨床試驗,衛福部並未開放。

衛福部開放的細胞治療為不可基因變造,方法是萃取病人的免疫細胞並於體外刺激、培養、活化,再輸回患者體內,以增強免疫系統來消滅癌細胞。李啟誠說,國內外文獻證實該方法溫和有效,僅少數人出現發燒或是輸血過敏反應。

花蓮慈濟醫院今年8月獲得核可,可培養殺手細胞(CIK)至數億顆,再圍剿癌細胞,而適應症為第四期的肺癌、食道癌、胃癌、大腸結腸癌、乳癌、肝癌、腦瘤與腎臟癌等8項實體癌。近期也剛提出一到三期實體癌的適應症申請。

治療條件門檻偏高

李啟誠提醒,細胞治療的納入條件除了標準治療無效,病人存活期至少要逾3個月,才能看到療效;體能活動也不能太差,至少可起來走動,以免細胞功能太弱。另心肺和肝腎功能不能太差,血球數不能太少,也不能有太多感染等。

為何這麼嚴苛?李啟誠說,目前健保不給付細胞治療,自費價約100至200萬元不等,況且細胞培養需2到3周,完整療程也需耗時約4個月,若讓太衰弱的末期病人花大錢治療卻看不到效果,有違醫學倫理,也枉費實驗室的努力。

不過,李啟誠認為,若病友經濟許可,而且也跟原主治醫師充分討論,確認標準治療的效果已經有限,例如腫瘤再復發且具抗藥性等,歡迎病友向衛福部核可的細胞治療團隊進行諮詢,了解合併細胞治療的可能性,以換取活命機會。

衛福部患者癌細胞
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11318/4173069

近年國際大透過併購跨足再生醫學等領域,透過本文介紹國際知名公司近年在細胞治療領域之併購發展、設置細胞工廠與研發自動化設備等佈局,淺談再生醫學產業鏈的趨勢發展。

 

大公司透過併購加速獲取再生醫學技術與知識

自2017至2019年第一季止,全球於細胞治療領域之併購金額累計325億4千6百萬美元。重要案例如2017前8月吉利德(Gilead)以119億美元併購Kite Pharma其CAR-T藥物Yescarta隨後於2017年10月通過美國FDA核准、2018年8月通過歐盟EMA核准。吉利德於2019年4月公布將於美國馬里蘭州建置超過八萬平方公尺的CAR-T及TCR細胞產品製造工廠,以為其產品線準備。

瑞士製藥公司諾華(Novartis)於2018年4月收購美國基因治療公司AveXis,該公司基因治療Zolgensma可有效改善嚴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患者的症狀,已於今2019年5月24日獲美國FDA核准,以212萬美元定價上市。

2019年第一季,羅氏藥廠(Roche)以48億美金併購Spark Therapeutics 、Biogen以8億收購Nightstar Therapeutics。近期內,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若真如1月公告以740億美元高額併購免疫治療公司Juno Therapeutics,將成為繼諾華、吉利德之後緊追而上的CAR-T競爭者。

 

各國製造業投入細胞治療領域

國際製造大廠紛紛投細胞與基因治療的製造,例如美國工業儀器及設備企業丹納赫(Danaher)於2019年2月25日宣布已214億美元收購美商奇異集團(GE)生物製藥部門。

日立集團(Hitachi)近兩年內,花費近200億日圓分別於2017年收購擁有20年生產再生醫學產品經驗的美國PCT公司,再於2019年1月以94億日圓收購德國Apceth Biopharma,該公司具有符合歐盟現行法規、BSL2(生物安全實驗室)和ICH(人用藥品註冊技術要求國際協調會議)指南之實驗室。

 

日本佈局量化生產:擴建細胞製備工廠、發展自動化設備及低溫物流

日本化學大廠富士軟片(Fujifilm)於2015年併購由Ips細胞權威James Thomson創立的Cellular Dynamics International(CDI),並於2016年投資澳洲公司Cynata Therapeutics。同時為因應細胞產品的量化需求,富士軟片積極於全球佈局細胞工廠。

為解決再生醫學商品化所需的量產成本與品質穩定等問題,業界已投入細胞製程中的自動化開發及低溫物流等領域。日立化成於2018年4月再橫濱建造以自動化為概念的再生醫療工廠,並於2019年3月發表於iPS細胞商用生產的自動培養裝置IACE2,在符合日本厚生勞動省規定的管理標準下,於封閉式的環境中培養必追蹤iPS細胞。

在物流方面,低溫物流公司CryoPort 從臨床階段便與利包治療公司合作,結合溫度調控設備及電子監控系統,確保細胞運送的狀態。CryoPort於2019年第一季已協助383個再生醫學臨床試驗中的物流作業;同時,諾華和Gilead的CAR-T 產品亦由此公司運送。該公司預期隨著細胞治療領域的臨床試驗及產品線的增加,該公司的服務也隨之成長。

 

台灣應從全球再生醫學發展思考台灣的角色定位

美國FDA局長Scott Gottlieb(時任)於2019年1月宣佈到2025年前美國每年通過10-20項基因治療產品;日本經濟產業生預估全球再生醫學室職志2050年將達到3800億美元。據美國再生醫學協會(Allianc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 ARM)統計,截至2019年第一季止全球有1060見再生醫學臨床試驗正在進行,進入第三期者有93件。前述國際大廠在再生醫學領域的佈局,正反映了產業對市ˋ場的預期,也證實再生醫學為未來趨勢。

國際大廠陸續透過併購與投資買下再生醫療技術及知識,以盡早於商業市場保持競爭優勢;製造業紛紛瞄準量產細胞所需的製程商機而開發更精密的細胞製造、培養、保存技術,連年收九兆台幣的日立集團也已著手佈局全球產線;此外,高規格的細胞代工廠、細胞製程的自動化設備、低溫物流、數據及雲端監控等類似半導體的產業鏈正在全球逐步搭建,再生醫療提供多元分工的產業機會,試想下一個進入此產業鏈的會是什麼?台灣擁有享譽國際的醫學及臨床試驗品質與精密工程技術的能力,如何真正將在「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中的生醫與智慧機械規劃中,將再生醫學衍生產業納入佈局規劃,並設定台灣在全球及亞洲再生醫學產業鏈中的優勢與定位,是有為政府及各界尚須加速整合並落實之議題。

原創 知識科普君 2019-11-01 20:45:41

細胞療法是一種將活細胞注射到病人體內以治療某些疾病的方法。例如,注射T細胞用於治療癌症,因為這些細胞能夠在免疫治療的過程中對抗癌細胞。

近年來,細胞庫的建設和發展,以及由此帶來的細胞生產、存儲等能力的擴展,增強了全球細胞療法市場的容量。同時,引入有效的細胞療法製造指南以及細胞治療產品的有效性不斷得到證實,刺激了市場的發展。此外,幹細胞療法的價格下降也正在推動著全球細胞治療市場的增長。

全球細胞治療技術市場概況

根據全球市場情報機構Fiormarkets發佈的新報告,2017年全球細胞治療技術市場大概達112億美元。2018年至2025年市場複合年增長率為16.81%,預計到2025年市場值將超過340億美元。政府和私人組織對細胞治療臨床試驗的資金投入增加,以及引進有效的細胞療法製造指南正在推動著市場的快速發展。

細胞治療技術市場主要按技術產品、細胞類型、工藝和最終用戶進行劃分。

技術產品市場部分主要分為耗材、設備以及系統&軟體。2017年,耗材部分佔據了這部分市場的41.53%。企業加大投入先進產品的開發,以及政府加強細胞治療研究的措施,促進了細胞治療耗材市場的增長。

工藝市場部分又分為細胞處理、存儲、運輸、以及品質控制等。未來7年,細胞處理的市場複合年增長率預計最高,大約為18.17%。

細胞類型市場部分分為人細胞和動物細胞,預計人類細胞將占最大份額。由於技術取得了進步,細胞治療的研究越來越多的採用人類細胞,而不再採用動物細胞。細胞療法的研究開展,以及癌症、心臟病等疾病的發病率上升是這一部分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

最終使用者市場部分分為生命科學研究企業以及科研機構。在未來,生命科學研究企業預計占主導地位,市場複合年增長率預計達19.17%。這種增長歸因於細胞治療實驗以及癌症研究中先進儀器的大量採用,以及全球研發機構數量的不但增加。

從地域角度來看,北美地區在全球細胞治療技術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2017年創收最高,達33.8億美元。在未來7年,基於擁有先進的醫療基礎設施,加上慢性病的高負擔以及製藥和生物技術行業日益增加的研發活動,北美地區市場將保持主導地位。而亞太地區市場預計將實現最高複合年增長率,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和印度對細胞治療產品和相關器械的需求不斷增長。

全球細胞治療上市產品梳理

目前,全球已經有幾十種細胞治療產品獲批上市,用於治療多種疾病。以下根據FDA等公開資料盤點了獲批上市的治療產品以及適用範圍。

 

未來趨勢

全球細胞治療正在快速發展當中。2019年年初,美國FDA宣佈了對未來細胞治療的發展計畫。FDA預測,到2025年這一領域每年將有10-20款新藥獲得批准

除了審批上市,這類療法的費用也受到了格外的關注。目前藥企除了在細胞治療領域加大投資合作之外,也不斷嘗試採用創新付費模式,例如,擁有上市CAR-T細胞治療產品的諾華公司採用了按療效付費的模式,讓付款人能夠根據治療的結果付費。

提高細胞製造效率和降低成本,是未來發展的趨勢。而自動化技術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手段,近年來自動化技術已經開始越來越多地被應用於細胞製造領域,包括諾華和吉利德等擁有上市療法的巨頭企業也正在追求細胞製造自動化。通過自動化技術優化細胞製造,將大大縮短這類產品的上市進程,以及提高病人對這類療法的可及性。

2018年12月,國內江南大學戴曉峰教授和解放軍總醫院韓為東教授聯名在著名期刊《生物技術進展》(Biotechnology Advances)中倡議使用封閉式自動化系統,同時提到了博雅旗下TG醫療自主研發的CAR-TXpress™平臺,這是新一代細胞製造工藝,對過去的細胞處理技術進行了革新,能夠實現自動化封閉式的細胞製造過程,同時相比傳統方法大大提高了製造效率以及降低成本。

在未來,隨著監管、審批以及支付方式的逐步完善,以及新一代細胞製造工藝的普及,細胞治療產品的發佈將會更加快速,市場滲透率也會更加大。也就意味著,會有更多的病人使用得上細胞治療產品。

參考資料:

[1] Fiormarkets: Global Cell Therapy Technologies Market by Product (Consumables, Equipment, Software), Cell Type (Human Stem & Differentiated, Animal), Process, End User, Region, Global Industry Analysis, Market Size, Share, Growth, Trends, and Forecast 2018 to 2025

[2] FDA: Market access of cellular and gene therapy products in the US and EU

[3] Biotechnology Advances: Standardizing CAR-T therapy: Getting it scaled up

 

原創: Uncle C IPO 20190902

據IPO早知道消息,國內領先的細胞免疫治療生物醫藥公司——永泰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稱“永泰生物”)已於9月2日向港交所遞交了主機板上市的申請,建銀國際與國信證券(香港)為其聯席保薦人。

關於永泰生物的IPO傳聞,IPO早知道瞭解到,此前有永泰生物計畫在2018年第三季度向港交所遞交A1上市申請,擬融資3-5億美元的消息。2018年5月3日,新開源(300109)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1萬元港幣設立新開源香港有限公司,並通過該子公司認購不低於5000萬港幣,不超過6500萬港幣永泰生物的增發股份。彼時,新開源還透露,永泰生物已聘請仲介機構啟動港股上市工作,紅籌重組即將完成,正處於營運資金、GMP 廠房建設及設備購買,加強研發隊伍等階段,擬進行Pre-IPO。永泰生物估值為18億元港幣,在本次融資2億元港幣完畢後,估值為20億元港幣。

招股書披露,所融資金將用於在研專案的研發和商業化籌集資金,具體包括推進細胞治療產品EAL®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與商業化進程,此外,還將投入到擴大EAL®的臨床適應症,推進CAR-T-19及TCR-T系列在研產品的臨床試驗。 公開資料顯示,永泰生物成立於2006年11月,創立13年以來,永泰生物一直專注於T細胞免疫治療藥物的研發及商業化。

IPO早知道瞭解到,永泰生物擁有的自主專利技術的細胞治療產品——擴增活化的淋巴細胞(EAL®),早在2015年就向國家藥品審評中心(CDE)申報了IND,並在20117年10月17日獲得了國藥監局簽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據悉,該臨床批件是我國第一個按照藥品監管路徑申報臨床並獲得批准的細胞免疫治療產品。

在此之前,擴增活化的淋巴細胞是作為第三類醫療技術進行管理,與常規治療聯合使用,已經在約5000名患者身上展開臨床治療,結果顯示可顯著延長包括非小細胞肺癌、胃癌、結直腸癌等惡性腫瘤患者的總生存期,其中,部分患者單獨使用EAL細胞實現了超過5年的長期生存。

除了擴增活化的淋巴細胞專案外,永泰生物的在研產品線還包括已經拿到I期臨床批件的基於微抗體技術的卵巢癌特異性T細胞產品“6B11特異性卵巢癌CIK注射液”,擬申報IND的CAR-T-CD19細胞療法。IPO早知道記者瞭解到,永泰生物在研產品——CAR-T-19注射液以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為臨床適應症的IND申請,已於2019年8月獲CDE受理。

至此,永泰生物也成為國內目前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兩張CFDA核發細胞藥物臨床批件的公司。

目前,永泰生物已形成包括了非特異性免疫細胞製劑、特異性免疫細胞製劑、基因修飾免疫細胞製劑的完整細胞藥物體系,產品鏈覆蓋非基因改造細胞、基因改造細胞、腫瘤多靶點治療細胞、腫瘤單靶點治療細胞等主要腫瘤細胞免疫治療產品,打造了抗腫瘤和抗病毒感染的兩條細胞藥物管線。

新藥研發是一個高投入、長週期、高風險的產業,作為創新型生物科技型企業,因前期巨額、持續性的研發投入,截至目前,永泰生物仍未實現盈利。

資料顯示,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永泰生物在研發投入上的資金分別為1192.70萬元,3117.20萬元與2338.40萬元;對應虧損達1662萬元、3489萬元和5053萬元。報告期內,經營活動所用的現金淨額持續為負值。值得注意的事,於研髮型生物科技企業而言,永泰生物可謂是在研發上投入重金。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其研發投入共計2338.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7%。

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公佈了新的《上市規則》,為同股不同權和尚無營業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打開了融資大門。

新政開通以來,港交所已先後迎來歌禮製藥、百濟神州、華領醫藥、信達生物、豪森藥業等9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此外,還有包括複宏漢霖、盟科生物、亞盛醫藥、東曜藥業、和黃中國醫藥以及康蒂尼藥業等多家企業正在排隊中。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預計,將會有20-30家生物科技公司來港上市。與此同時,李小加還表示,自上市新政以來,香港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上市中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的細胞免疫治療市場規模預計於2021年至2023年由13億元人民幣升至102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81.5%,並預計于2030年達584億元,2023年至2030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8.3%。

“讓生命在我們手中延續!”一直是永泰生物的願景。本次赴港IPO,永泰生物有望借助資本的力量,加速其產品的商業化進程,進而不斷實現讓生命延續的願景。IPO早知道亦將持續關注。


目前任何一種免疫細胞治療,直接和間接證據都已顯示有效,但病人要怎麼選擇? 記者李樹人/攝影

萬物皆有自救能力,人體也是,但癌細胞會偽裝並建立基地擴展,使得免疫細胞忘了攻擊敵人,導致免疫功能失調。細胞治療是訓練自己的免疫細胞重新學會辨識癌細胞,以揭開偽裝、清除敵人,恢復人體免疫平衡、回復中庸之道。

由於人體對自體細胞的接受度高,治療安定性也高,還能深刻記憶癌細胞長相,以發動防衛機制、預防復發,因此這項「自救」的免疫細胞治療發展受到關注。

衛福部開放細胞療法後,遇到不少人問:「細胞治療這麼多種,該怎麼選?」也是,以免疫細胞治療為例,就有殺手細胞(CIK)、樹突細胞(DC)、嵌合式T細胞(CAR-T)等,若沒講清楚,民眾也會聽得糊塗。

目前任何一種免疫細胞治療,直接和間接證據都已顯示有效,但病人要怎麼選擇?若將免疫細胞治療分為低階、中階及高階三戰術,病人應將製程最簡單且費用不高的低階戰術,作為第一選擇。

殺手細胞治療 像人海戰術

殺手細胞(CIK)治療就是低階戰術。它們是一群士兵,用「人海戰術」激活人體內已經變笨的自然殺傷細胞(NK),再去辨別癌細胞以進行攻擊。因殺手細胞(CIK)治療只要抽血就可做,製程容易且多種癌症適用,等同免疫細胞治療的入門款。

樹突細胞治療 軍官領兵抗癌

中階戰術則是樹突細胞(DC)治療,我稱它為軍官,因為它能夠教導一群士兵認識癌細胞敵人,再把癌細胞殺掉。由此可見,將帥不必多、夠用就好。

只是,樹突細胞(DC)的製程相對困難,病人必須先接受切片或開刀,取出癌細胞進行培養,才能萃取抗原,讓這位軍官識別後再指揮士兵作戰。既然樹突細胞(DC)治療屬於中階戰術,雖然成本較高,但治療效果也比低階戰術好一些。

嵌合式T細胞 改造超級戰士

最高階的戰術則是嵌合式T細胞(CAR-T)治療,這項治療牽涉基因改造,等同改造作戰士兵的DNA成為「超級戰士」。因為它戰力相當強勁,能掃描出癌細胞位置並精準攻擊,我又稱它為「倚天屠龍劍」。

但是,CAR-T屬於免疫細胞再製,製程相當困難,成本也很高,藥廠喊價到1400多萬元台幣。

雖然美國臨床試驗的成功率超過80%,不過,考量副作用大,衛福部尚未開放這項治療,僅開放其他已實施超過30年且安定性較高的免疫細胞治療。

細胞療法 不排斥原有治療

說明到此,還是會有人徬徨:「其他治療我能不能繼續用?」

當然,免疫細胞治療不排斥原有的化療、電療或標靶等癌症治療,錯開一周再用就好。

要提醒的是,細胞治療不便宜且非絕對有效,建議第四期的癌症患者再來選擇;若經濟實在不好,中國附醫可根據患者經濟狀況提供補助辦法。至於一到三期的癌症患者,當第一線及第二線治療做了都沒效,才合乎細胞治療條件。

許多人在意細胞治療價格高昂,周德陽認為,新醫療科技的價格會隨市場擴展及技術成熟度而逐漸下降,如果證實對特定患者有效或政府開放異體免疫治療,說不定哪一天也可能像免疫節點療法一樣納入健保給付,讓更多病人受惠。

衛福部開放細胞治療,中國附醫拔得頭籌獲得核准,與三總併列首波通過的細胞治療醫院。

癌症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中國附醫10年前即針對自體樹突細胞(DC)發展免疫細胞治療。周德陽說,「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有完整實驗室、治療轉譯中心、培養廠和人體實驗等,當然有自信很快通過。

為何看上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的發展潛力?周德陽解釋,自體免疫細胞是自己的細胞,抽取後並經體外培養強大,再輸回體內治療癌症,副作用比一般癌症化療或電療低。

但周德陽提醒,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與日前獲諾貝爾醫學獎的「免疫檢查點抗體治療」不同,後者是額外注射抗體藥物以阻斷癌細胞分泌蛋白質,揭除癌細胞的偽裝面紗,讓免疫細胞發現它並發動攻擊。

周德陽指出,二成病人用免疫抗體治療就夠了,但八成癌患免疫細胞並不強壯、有必要活化,「不然怎會罹癌?」這也是免疫細胞治療的趨勢所在,療效因人而異,卻是癌末患者的一線曙光。

 

來源: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984833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的應用使得腫瘤免疫與細胞治療領域蓬勃發展。但是對於ICI治療無明顯效果或後期復發的受試者也是大有人在。對ICI的抗性與免疫細胞浸潤到腫瘤中的受損程度、細胞因數反應、抗原呈遞和加工缺陷等原因有關,當然也包括主要組織相容性I類複合物的表達改變等。

於是科學家們發現,NK細胞的過繼轉移具有克服許多這些ICI抗性機制的內在潛力。但是目前可用的NK細胞治療方法部分地受到產品來源與劑量變化等因素的挑戰與限制。

iPSC產品平臺(圖片來源:Fate)

FT500(圖片來源:Fate)

 

治療機制:

  • 通過腫瘤細胞上的應激配體釋放對NK細胞受體的作用的細胞毒性顆粒,使腫瘤直接裂解並釋放腫瘤新抗原
  • 分泌炎性細胞因數和趨化因數以增強T細胞活性並將其富集到腫瘤部位
  • 腫瘤細胞上HLA-1下調後NK細胞識別腫瘤細胞,並使之裂解

“此次,FDA批准了FT500的IND申請,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標誌著細胞產品臨床開發新時代的開始。”

在體外三維腫瘤球體模型中,與單獨的FT500或活化T細胞相比,FT500與活化T細胞和抗PD-1抗體的組合能顯著增強癌細胞的消除效果。

(圖片來源:Fate)

 

在最近出版的題為“ 對B細胞成熟抗原具有增強敏感性的靶向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的CAR-T細胞”(doi:10.1016 / j.ymthe.2018.06.012)論文中,來自MDC的科學家證明了配備有其獨特的人源化細胞外抗原結合結構域的抗BCMA-CAR-T細胞比其他抗BCMA抗原結合結構域具有更高的親和力和更高的特異性。這些分化的性質在識別細胞方面提供了更大的選擇性,並且也提供了更強的殺傷力。

正如Fate的slogen所說,一個細胞,多種命運。

Fate正是利用其專有的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產品平臺,衍生了NK細胞和T細胞免疫療法。

(圖片來源:Fate)

 

參考來源:

https://ir.fatetherapeutics.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fate-therapeutics-secures-exclusive-option-novel-humanized-anti

https://ir.fatetherapeutics.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fate-therapeutics- announces-fda-clearance-landmark-ind-ft500

https://ir.fatetherapeutics.com/static-files/3d81c3d8-801b-4d6f-953f-a5179ad85ef2

精准醫學 6月25日

 

2019 年5月14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5月14日,據相關人士透露,日本厚生勞動省開始協調將治療白血病的新型藥“Kymriah”的價格(藥價)定在33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07萬元)上方,該藥將對現有療法無效的部分白血病患者有效。

被納入醫療保險對象

據報導:日本厚勞省15日將向日本中央社會保險醫療協議會進行諮詢,預計該藥近期將成為日本公共醫療保險對象。

日本的公共保險中有“高額療養費制度”,治療費的個人負擔部分通常為1至3成,並設置每月的自負上限。若“Kymriah”成為公共保險對象,治療費的大部分將享受醫保。但由於該藥金額高昂,也有人擔憂會對醫療保險財政造成負面影響。

該藥通過改變從患者身上採集的免疫細胞的基因來提升其對癌症的攻擊力,主要用於治療血癌中25歲以下,“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患者和“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患者。僅限用於抗癌藥無效的患者。

人類癌症治療突破點

CAR-T細胞免疫療法的出現,一直被認為是人類癌症治療領域的里程碑。2017年,CAR-T細胞免疫技術發展取得重要突破,獲得FDA認證,迄今為止,已有多款CAR-T療法上市。CAR-T療法在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急性粒細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血液類癌症中取得了顯著的療效。

CAR-T細胞免疫療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即為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目前主要為抗CD19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

簡單來說,癌症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我們體內的免疫細胞被癌細胞迷惑,不認識了癌細胞,使得癌細胞大肆繁殖,侵佔身體,掠奪營養,擠佔正常細胞、組織和器官的生存空間。

因此CAR-T免疫療法首先從患者體內分離出免疫T細胞,在體外對T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使其具備能夠識別癌細胞的嵌合抗原受體CAR)。然後體外擴增這些改造過的CAR-T,再回輸到患者體內。

這樣,改造過的T細胞已經具備識別癌症細胞的能力,在體內會快速識別並殺傷癌細胞,從而幫助病人康復,甚至痊癒。

 

Kymriah免疫療法的明星

 

Kymriah是免疫療法的明星。2017年,FDA歷史性地先後批准諾華治療白血病Kymriah和Kite Pharma治療淋巴瘤的Yescarta上市,業內稱為“CAR-T元年”。

第一款獲批上市的CAR-T產品Kymriah(CD19-BBz)在復發或難治性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臨床試驗中,使53%的患者得到客觀緩解,其中40%完全緩解。CAR-T療法已成為血液癌症患者治癒的希望。而日本批准了諾華CAR-T藥物Kymriah上市,也將成為亞洲第一個批准該療法的國家。

2017年8月30日,FDA官網宣佈批准諾華CAR-T細胞療法正式上市,用於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兒童、青少年(2——25歲)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商品名為Kymriah,諾華定價為47.5萬美元/次療程。

2017年10月18日,FDA再次正式批准Kite Pharma的CAR-T療法Yescarta上市,用於治療在接受至少兩種其它治療方案後無回應或復發性的成人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及特定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Kite Pharma將Yescarta在美國上市的定價為37.3萬美元。

來源:中國新聞網 21世紀經濟報導

 

2018年8月30日/醫麥客 eMedClub/–

德國的Affimed在創立八年後,成為了全球生物技術領域的新版灰姑娘

 

近日,這家小型的德國生物技術公司宣佈已經和基因泰克強大的癌症治療團隊達成了合作,以開發針對癌症的天然殺傷細胞(NK)平臺。前者將獲得9600萬美元的前期付款以及近期的融資機會。另外,談判桌上還堆滿了價值50億美元的里程碑以及特許權使用費!

對於此次合作,Affimed首席執行官Adi Hoess表示,基因泰克青睞的是其公司擁有的一種以先天免疫細胞為基礎的新科學技術,雖然Affirmed目前擁有60名員工,但他們都專注于自然殺傷細胞和T細胞銜接器的開發。而與基因

價值51億美元的技術平臺

事實上,NK細胞免疫療法的研究熱潮部分是源於T細胞檢查點抑制劑的成功,相關抗體獲批上市,已經覆蓋了多種實體瘤的治療。

與T細胞不同,NK細胞屬於先天免疫系統,擁有一定的優勢,其在殺死腫瘤細胞前,NK細胞不需要腫瘤特異性識別或者擴增。但NK細胞和T細胞作為人體免疫系統中能夠通過細胞毒性作用殺傷腫瘤細胞的免疫武器,都需要找到腫瘤細胞才能夠發揮作用。

最佳I / O方法建立在先天和適應性免疫上(圖片來源 Affimed)

 

以癌症免疫療法為例,通過刺激T細胞活化能夠更有效的來對抗癌症。與此同時,更多的自然殺傷細胞(NK)也在這一療法中扮演著舉重若輕的角色。但NK細胞通常會被腫瘤細胞玩弄於股掌之間,原本NK細胞能夠通過識別腫瘤細胞表面表達的應激蛋白對其進行攻擊,但腫瘤細胞會通過蛋白脫落而躲避被免疫系統的監視。

 

ROCK(重定向優化細胞殺傷)技術平臺(圖片來源 Affimed)

 

而Affimed公司開發的ROCK(重定向優化細胞殺傷)技術平臺則能夠快速發掘同時與NK/T細胞和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結合的多特異性抗體,抗體通過與NK/T細胞表面的特定抗原和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結合,成功的將NK/T細胞招募到腫瘤細胞附近,促進其殺傷作用。

 

同時與NK/T細胞和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結合的多特異性抗體(圖片來源 Affimed)

 

總而言之,這個ROCK平臺有點厲害的!針對實體瘤和血液腫瘤的新靶點候選產品正在醞釀中。而Affimed和基因泰克的合作範圍也將覆蓋早期的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後者負責臨床研究和推廣。

研發管線(圖片來源 Affimed)

 

AFM13是治療某些CD30陽性的B細胞和T細胞惡性腫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或HL)的同類首個NK細胞四串聯抗體(Tandab),一個片段是靶向NK細胞表達的受體CD16 (FcγRIII),另一半片段是靶向腫瘤抗原CD30。結合CD16觸發NK細胞的腫瘤殺傷作用是通過抗體依賴的細胞毒作用(ADCC),這是一種重要的NK細胞效應機制。

 

抗體結構(圖片來源 Affimed)

 

臨床試驗資料顯示:無論是聯合PD-1抗體Keytruda治療霍奇金淋巴瘤;還是單藥治療CD30陽性淋巴瘤均表現出了顯著療效。且治療耐受性良好。

其中AFM13聯合Keytruda治療霍奇金淋巴瘤的總體緩解率ORR達到了89%(n=16/18),完全緩解率為28%(n=5/18); 1.5mg/kg劑量單藥治療CD30陽性淋巴瘤,總體緩解率達到了66%。而先前已有相關研究認為,NK細胞在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其在腫瘤細胞的識別和清除過程仍有許多不清楚的地方。

參考出處: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affimed-announces-collaboration-genentech-develop-201047700.html

http://affimed.com/t-cell.php

Copy Protected by Chetan's WP-Copyprot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