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充質幹細胞的技術突破的三個方向
間充質幹細胞的技術突破的三個方向
2022-05-07 08:37:38
針對間充質幹細胞的技術突破,有三個主要的方向:
增強版間充質幹細胞:因為間充質幹細胞的來源不同、工藝路線不同,所以也導致很多臨床研究結果參差不齊。隨著研究的深入,擁有更佳臨床性能幹細胞的公司將會建立更有利的市場優勢。用小分子“啟動”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簡單可行的策略,譬如美國NUROWN這種間充質幹細胞產品,其專有培養基添加了多種神經營養因數,包括膠質源性神經營養因數(GDN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數(BDNF)、血管內皮生長因數(VEGF)和肝細胞生長因數(HGF)等,以提升其在神經系統疾病的療效。更進一步,可以通過基因工程技術改造間充質幹細胞,有改造後的間充質幹細胞通過表達神經營養因數、抗炎性細胞因數或血管生成因數,從而促進組織的癒合和恢復。同時3D、低氧、微載體等間充質幹細胞培養技術的普及應用,也讓間充質幹細胞的相關能力逐步提升,並有望在體內發揮更好的臨床療效,從而成為間充質幹細胞企業未來核心競爭力。
生材結合型間充質幹細胞:當間充質幹細胞遇到生物材料,讓組織器官再生成為可能。生物材料的主要作用是,為間充質幹細胞提供硬體支援,確保幹細胞的粘附、遷移、增殖、分化和長期生存。在臨床上幹細胞和生材結合,我們希望短期內可以實現幹細胞體內長期生存,緩慢釋放,遠期最終能構建完整的組織和器官。有研究把海藻酸鈉包裹的間充質幹細胞在小鼠皮下接種時,包裹的間充質幹細胞在皮下接種後30天仍能存活。另外有研究將齦源性間充質幹細胞和生物支架相結合,促進了面部神經功能的恢復。臨床上,中科院和鼓樓醫院用間充質幹細胞複合膠原支架修復子宮內膜,最終幫助多名婦女懷孕並誕下健康嬰兒。
藥物遞送型間充質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實在是非常神奇,天生具有逃避免疫反應和腫瘤趨向作用。科學家可以利用這一獨特的載體特性,將間充質幹細胞工程化設計為抗癌的“特洛伊木馬”,從而為腫瘤病人安全地提供大劑量靶向癌症的生物製劑。有研究利用間充質幹細胞將凋亡誘導配體(TRAIL)傳遞給腫瘤細胞,抑制惡性膠質母細胞瘤小鼠模型的腫瘤生長,除此之外還可以負載表達殺傷腫瘤的蛋白因數以及溶瘤病毒等,這些手段都為腫瘤治療提供了新的可能,也讓間充質幹細胞的治療範圍更加廣闊。上述藥物遞送型間充質幹細胞均已進入1-2期臨床試驗階段。
總結
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生物製劑在市場上已經取得了成功,有250多種產品可供使用,在全球前10大銷售藥物中占了7種。間充質幹細胞作為生命科學皇冠上的明珠,天生就擁有廣泛的治療疾病譜,隨著我們對間充質幹細胞更深入的研究和改造,臨床療效將會逐步得到提升,最終越來越多幹細胞新藥上市也一定會顛覆到傳統的化學藥物模式,產業發展無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