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細胞治療」有什麼吸引力
網路筆名「卡斯柏」的王宥鈞,生前推動免疫細胞治療在台灣合法化,他在37歲確診鼻咽癌4期,經過33次放射線治療和7次化療,腫瘤從6公分縮小到2公分,但因為腫瘤包住大動脈,怕繼續放療引起動脈纖維化造成血管破裂,不得不中止。2013年他赴日治療,先到千葉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加入NKT細胞免疫療法實驗計畫,半年多後腫瘤縮小3成。
免疫細胞療法效果明不明確
肺癌專家、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顧問醫師蔡俊明也表示,或許對特定病人有效果,但無法取代正規治療。台灣癌症免疫細胞協會理事長、王宥鈞的妻子紀君霖表示,「一直以來,我們要的都是多一種選擇權,而不是型塑免疫細胞療法就是萬靈丹或唯一療法,如果沒有遵循正確的治療與配合醫囑,任何一種療法都不會有成效,只會造成病情延誤而導致最不希望的後果。免疫細胞療法目前很熱門但依然是非主流療法,國內多位資深癌症醫師如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台灣細胞醫療促進協會理事長陳耀昌等,都曾寫文章或受訪指出,這類療法在臨床上還未完全被證實有效。
免疫治療雖晉身治癌熱門療法之一,被全球癌友視為新希望。有的病人吞服或注射藥物,有病人吊點滴把免疫細胞送進血管,雖然同樣都叫免疫治療,其實原理大不同。
法規開放,但市面上黑心診所漫天開價
雖立法管理,但管理不彰間接導致不少癌友誤信大打免疫細胞療法旗號的偏方、診所和生技公司。紀君霖表示,以日本為例,將細胞免疫治療納理,相關實驗計畫執行者均需提出治療計畫書,審核通過才可以執行,另外處理細胞的場所亦須經「優良細胞組織規範(Good Cell and Tissue Practice,GCTP)」查核通過,確保細胞品質和安全。「和台灣坊間打著細胞免疫名號的公司、診所或醫療仲介等開出的新台幣200萬元到500萬元離譜價格相比,就可以知道這完全是看準病人無助心態而行的亂象。」紀君霖氣憤地說。她認為,現在政府建立完備的法令標準,加上台灣大型教學醫院逐漸投入,配合政府法制化的速度與取締非法腳步,人人要進一步為廣大的癌友爭取更多治療選擇權,提升生活品質與存活率。